南京出名的男科老中醫-從傳統中醫角度深入解答男科疾病的預防措施
一、普及性知識,重視性教育
孔子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性心理與性生理是人的本能,早在秦漢時期《馬王堆帛書》就詳論了男女性活動中的生理、心理與行為,對兩性活動的實施方法、如何順從天地、陰陽、四時變化,以及房中養生保健等方面均提出了精辟的闡述。然而,在之后的社會發展中,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對「存天理,滅人欲」的誤解誤用,人們的思想受到嚴重禁錮而談性色變,這種影響甚至一直延續至今。由于對性與生殖知識缺乏了解,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男科問題時則困惑難解,但又羞于啟齒,諱疾忌醫,嚴重影響生活工作以及家庭和睦,在治療時又不得其徑而貽誤了診斷治療時機。正常的性生理及性心理受到壓抑,性知識的匱乏,也影響了身心的健康成長,造成性行為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很多社會問題,為男科疾病的發生埋下隱患,無形中增加了男科疾病的發病率。因此,在倫理道德及法律法規范圍內討論與普及性知識及開展性教育應該受到鼓勵和支持。
在兒童和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要通過合理的,有尺度的方式去引導他們了解男女兩性的差異和簡單的生殖知識,不要逃避和錯誤地回答孩子們對性別、生殖、性行為等問題的困惑與好奇。鼓勵男女生健康有度的交往,引導他們認識到不健康的性心理、不合理的性行為對身心造成的危害。對于青少年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生理及心理變化要多關心,多溝通交流,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青春發育期。另外,在這個過程中也要仔細觀察異常的身體發育變化,以便早期發現潛在的男科疾病而早期干預。婚后,要通過規范的途徑了解正確的、健康的性保健知識和生殖知識,一方面可以預防男科及婦科疾病的發生,另外可以避免因為相關知識的缺乏而導致性與生殖行為方式的錯誤,造成心理障礙以及夫妻關系不和。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很多增齡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高,這些疾病很多情況下都會并發男科疾病的出現,因此也要通過科普宣傳教育,引起人們對男科疾病的重視,從局部疾病早期發現潛在的全身疾病,或者通過控制全身疾病的病情而預防諸多男科疾病的發生。
二、重視婚育前檢查,強調夫妻同查同治
婚前檢查很重要,可以檢查出很多不適宜結婚以及不適宜生育的疾病,對于預防后代發病,促進優生優育有重要意義。唐代孫思邈《求子論》:「凡人無子,當為夫妻俱有五勞七傷,虛羸百病所致,故有絕嗣之患」。如我國婚姻法就明確規定,麻風病未經治愈不應當結婚,禁止近親結婚等。另有多種情況不適宜生育,包括婚配雙方均患有重度智力低下者;精神病久治不愈且癥狀逐漸加重或精神異常頻繁發作者,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癥和其他精神病發病期間;性傳播疾病未經治愈者;各種法定報告傳染病規定的隔離期;男女任何一方患有嚴重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以及隱性遺傳病,婚配的任何一方親屬即其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或多人同時患同種遺傳病者,包括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癥以及先天性心臟病。還有多種疾病需要限制生育,包括 X 連鎖顯性遺傳病,如抗維生素 D 佝僂病、先天性高氮血癥(Ⅰ 型)、遺傳性慢性胃炎等,男胎保留、女胎終止妊娠;X 連鎖隱性遺傳病,如腦炎腎綜合征、血友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假肥大型),腎性尿崩癥、紅綠色盲等,根據不同疾病遺傳特征選擇保留不同性別胎兒;Y 連鎖遺傳病,如刺猬皮病,只有男子發病,配偶受孕后保留女胎,終止男胎。這些都是需要在婚前檢查中詳細篩查的。
孕育前檢查診斷可以幫助人們了解生殖學及性保健方面的知識,選擇合適的孕育年齡和時機,發現影響生育的潛在疾病,最大可能避免孕產風險。《婦人大全良方·求嗣門》認為:「凡欲求子,當先察夫婦,有無勞傷痼疾,而依方調治,使內外和平,則有子矣。」《證治準繩·女科》強調:女子「求子之法莫先調經」,男子欲求子者,宜重視聚精之法,「一曰寡欲,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欲要后代健康聰慧,夫妻雙方的身體健康同等重要,如同土地與種子的關系,只有土地肥沃并且種子優良,禾苗樹木才能孕育發芽、茁壯成長。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很多以前生育無望的患者也有機會生育,但是隨之而來則是子代遺傳疾病風險增大的問題。因此,產前診斷技術作為一項預防技術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以保證優生優育。
需要注意的是,在婚育前的檢查診斷過程中,醫生對患者要言語慎重,不能將男科疾病的危害擴大化,也不能干預過早及過度醫療,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和經濟負擔,加重病情甚至激化夫妻矛盾而引發家庭糾紛或醫患糾紛。
南京出名的男科老中醫-從傳統中醫角度深入解答男科疾病的預防措施
三、注重病因預防
凡病有果必有因,要有效的預防男科疾病的發生,就要積極去探索致病因素與發病之間的聯系,只有明確病因,在未病之時,盡量避免各種不良因素,才能做到防患未然,邪無所附。男科疾病的發生與其他疾病相同,有先天稟賦因素及后天調攝失常之不同,也可以分為外因、內因、不內不外因三個方面,外因是指風、寒、火(熱)、暑、濕、燥六淫和疫癘邪氣,內因包括勞逸失度,情志過激,飲食不調等,不內不外因是指外傷藥毒之類。
(一)注重孕產期保健及性保健,預防先天疾病
明代萬全《幼科發揮·胎疾》云:「夫男女之生,受氣于父,成形于母,故父母強者,生子亦強;父母弱者,生子亦弱」。很多新生兒疾患如五遲、五軟、雞胸、龜背都與先天稟賦不足有關。父母體弱多病,近親婚配,高齡生育,或母親孕期多病,用藥不慎等,均可引起多種泌尿生殖系疾病,臨床可見無睪、隱睪等先天畸形;也可見后天體質羸弱,不勝病災。清代沈金鰲《幼科釋謎·初生諸病》曰:「由在母腹,感受淫汗,或傷冷熱,或被驚嘩,烹包燔炙,酒醴紛奢,亂氣狡倴,陰血周遮,釀災蘊毒,貽害嬰芽」。也有稟賦偏盛,后天形成痰濕、濕熱、氣滯血瘀等體質而誘發多種男科疾病者。因此,為了預防先天因素對后代的不良影響,尤其要注意性生活保健及孕期保健。《婦人大全良方》提到:「凡欲要兒子生,吉良日交會之,日常避丙丁及弦望晦朔、大風、雨霧、大寒、大暑、雷電、霹靂、天地昏暗、日月無光、虹霓地動、日月薄蝕……此時受胎,非止百倍損于父母,生子或喑啞、聾聵、頑愚、癲狂、攣跛、盲眇、多病短壽,不孝不仁。夫交會如法,則有福德大智善人降托胎中,仍令父母性行調順,所作和合,家道日隆,祥瑞兢集。」適齡結婚對于保證優生優育很重要,南齊《褚氏遺書·求嗣門》提出:「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后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充實而交合,則交而孕,孕而育,育而為子,堅壯強壽」。關于近親結婚與優生的關系,早在《左傳·僖公二十年》就有論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國語·晉語》又稱:「同姓不婚,惡不殖也」。這些說明近期結婚對后代影響很大,要嚴格杜絕。孕期用藥不慎也會對胎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要注重孕期的疾病防護,治療用藥均應謹慎。產后如果發現有先天性畸形者,要盡早診斷治療。如隱睪癥患者要在出生后 1 歲左右進行藥物干預并在 2 歲之前行睪丸下降固定手術,這樣可以盡可能避免生精功能的損傷和預防睪丸腫瘤的發生。包莖患者盡早手術治療。外生殖器畸形者早期手術糾正。對于有些先天性性腺功能減退的患者,要早期診斷治療,避免對第二性征的正常發育和生育功能造成影響。
(二)慎避六淫,居處適宜
外感因素中,風、寒、暑、濕、燥、火(熱)六氣觸而傷人,則為六淫。在六淫外邪之中,寒邪、濕邪、火(熱)邪、風邪與男科疾病均有密切關系。因此要慎避六淫邪氣,預防男科疾病的發生。
寒為陰邪,易襲陰位。寒性凝滯而收引,易阻氣機,易傷陽氣。《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于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系于肝,寒氣客于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厥氣客于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靈樞·終始》曰:「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素問·痹論》:「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于小便,上為清涕。」「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臨床上,寒邪致病常見畏寒肢冷,少腹拘急,睪丸攣縮,寒疝腹痛,腰酸冷痛,精冷不育,尿頻清長,性欲冷淡,陽痿不舉,遺精早泄等。
《素問·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類經圖翼·求正錄》「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因此說,陽虛而寒入不僅僅是男科疾病發病的重要原因,更是全身疾病發病的重要原因。男性雖屬陽性,卻具有「陽常不足」的特點,因此更易為外寒所傷。著衣居處不慎,容易感受外寒;貪涼飲冷,損傷脾陽中氣;素體陽虛而不知顧護,腎陽漸損而百病紛起;病后本虛,復用寒涼藥物過度,平人則損傷陽氣,而陽虛者更會加重病情。因此,臨床用藥應詳查病機,不可犯虛虛實實之錯,囑咐患者日常調攝等均應詳細周密,時時處處要扶助保護陽氣,避免寒邪入侵,可以很大程度上預防男科疾病的發生。
濕邪重著黏滯,趨于下行,易襲陰位,阻遏氣機,與男科疾病有密切的關系。《靈樞·百病始生》謂:「清濕則傷下。」《素問·太陰陽明論》謂:「傷于濕者,下先受之。」濕邪可從寒而化成寒濕之邪,可從熱而化成濕熱之邪,所以臨床表現復雜多變,最常見到陰囊潮濕,小便混濁,尿道滴白等癥狀,前列腺炎、尿道炎、包皮龜頭炎、附睪炎、陰囊濕疹、睪丸鞘膜積液都是濕邪為病的表現。《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因于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可以看出,濕邪也是引起陽痿的重要病因。另外,精液稠厚,液化延長而引起男子不育也是濕邪發病的典型特點等。
氣候失常,濕氣彌漫淫溢,自上感受濕邪,此一也;常處潮濕之地,自下感受濕邪,此二也;脾胃虛弱,而貪食肥甘滋膩之品,濕自內而生,此三也。因此,日常居處要避免失常天氣的傷害,保持居室的干燥,脾胃虛弱者,要少吃滋膩難消化的食物。這些可以避免濕邪的侵犯,減少男科疾病的發生。
暑熱火邪,其性炎上,耗氣傷陰,迫血妄行,腐肉成膿。火熱之邪為病,臨床上常表現為急性的炎癥反應而出現紅、腫、熱、痛的癥狀,如急性的尿路感染、前列腺膿腫、急性附睪炎出現尿黃灼痛,尿道溢膿,陰囊紅腫疼痛,發熱煩渴。熱邪留戀,耗傷精血,出現腰膝酸困,骨蒸潮熱,盜汗遺精等癥。
《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這是感受暑熱之邪使人陰精耗絕而出現的危重證候;也有因火熱之邪耗氣傷陰,而導致虛熱內擾,出現煩躁不眠,乏力腰酸等虛勞疾患;火熱之邪可煉液成石,日久而發為尿路結石;長期處于高溫工作環境,會嚴重影響到睪丸正常的生精功能,甚至導致無精子癥等嚴重的問題,這些是熱邪對男科疾病造成的影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溫工作環境和天氣對身體的影響,飲食上,辛辣炙煿之品及飲酒過度均會加重熱邪對機體的危害,都要盡量避免。
風邪為百病之長,其性開泄,易夾寒熱而外襲,易引動痰濕而內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風氣通于肝」,風邪是引起很多男科疾病的重要因素。很多房中病的發病都是因為素體虛弱,行房不慎,感受風邪,或引動風痰,或肝風內動而致病,如「房事感冒」、「房事眩暈」、「房事腹痛」、「房事腰疼」、「房事莖痛」等諸疾均不離乎風邪侵擾。《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方·治淋濁方》載有醫案:「治小便遺精白濁,因受風寒者,其脈弦而長,左脈尤甚」,自擬疏風和肝之「舒和湯」數劑而治愈本病。風溫毒邪侵犯少陽膽經,郁而不散,結于腮部,引起病毒性腮腺炎,少陽風熱傳至厥陰,下注腎子,引起睪丸疼痛腫脹,發生「卵子瘟」,對生殖功能造成很大損傷。「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而陰莖也會「中風」,它的臨床表現就是指陰莖疲軟不舉、舉而不堅或堅而不久,不能進行正常的性生活,「陰莖中風」與腦中風之間不僅臨床表現有著相似之處,發病機制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勃起功能障礙本身就是腦血管疾病非常常見的一個并發癥。因此,要預防風邪造成男科疾病的發生,就要采取合理的養生保健方法,增強機體抵抗力。注重性保健,在身體情況欠佳時,避免同房。《景岳全書·婦人規》提到:「凡交會下種之時……惟天日晴明,光風霽月,時和氣爽,及情思安寧,精神閑裕之況,則隨行隨止,不待擇而人人可辦。」「但覺神魂不安之處皆不可犯」。此外,要積極預防腦血管疾病等全身疾病,避免并發性功能障礙等,尤其是素體肝火亢旺,痰濕內盛者尤其要注意預防。
(三)預防性病,保護家庭社會和諧健康
性傳播疾病是男科疾病的一個分支,很多男科疾病均與性生活密切相關。性傳播疾病屬于中醫疫癘之邪的范疇。這些疾病往往通過不潔凈性生活而染病,也有密切接觸病患和病原攜帶者,接觸病原體污染的衣物用具,醫療過程的不規范操作,通過母嬰垂直傳播等多種途徑而引發性傳播疾病。男科常見的如淋病、衣原體感染性尿道炎、梅毒、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傳染性軟疣、艾滋病等,另有滴蟲、真菌、細菌感染而引起相應疾病也往往與性活動有關。《外科真詮》曰:「有因嫖妓戀童,沾染穢毒,其腫紫暗,上有黃衣,溺管必痛,小便淋瀝」。《本草綱目·草部·土茯苓》有關于梅毒的描述:「男女淫猥,濕熱之邪積蓄既深,發為毒瘡,遂致互相傳染」。流行性腮腺炎也屬于傳染病,雖說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但容易繼發睪丸炎而導致不育,《冷廬醫話·雜病》說:「痄腮之癥,初起惡寒發熱,脈浮數,耳前后腫痛,隱隱有紅色,腫痛將退,睪丸忽脹」。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見病,雖有研究表明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約占慢性前列腺炎的 90% 以上,但臨床上因為不潔性接觸等感染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實際上非常多見,不容忽視。1981 年 6 月美國首次報告第 1 例艾滋病,我國也在 1985 年發現第 1 例患者,中國 HIV/AIDS 的傳播速度驚人,截至 2015 年,中國近 50 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因為本病對身體危害巨大,至今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被稱為「超級癌癥」。
性傳播疾病不僅僅引起泌尿生殖系統的局部病變,很多時候會造成全身病變,有些會對生育能力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這些不僅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摧殘,也對家庭和諧健康和社會發展造成惡劣的影響,必須要嚴格預防。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大力整頓舊有的不良社會習俗,性傳播疾病一度得以有效遏制。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出現,西方不良思潮的影響,現代社會性生活方式的開放和混亂,婚外性生活的泛濫,國際旅游交流的發展,以及同性戀、吸毒、性犯罪等原因,都造成了性傳播疾病和男科疾病的迅猛增長,對性與生殖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脅。
對于性傳播疾病,預防的意義和價值要遠遠超過治療。加大性病危害的宣傳和預防措施,告誡人們潔身自好,提高個人修養,提高認知能力。重視婚育前檢查,可以避免某些性傳播疾病對子代的影響。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要注意規范操作,避免引起醫源性感染。在已患性傳播疾病之后要及時檢查治療,防止傳染給他人,也能預防疾病進一步發展,或變生他病而影響治療。在日常的性生活過程中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房前后注意清洗外陰,內衣內褲要單獨清洗。同房要避開女性月經期、孕期等特殊時期,夫妻雙方患泌尿生殖感染性疾病未能治愈之前最好不要行房事,以避免交叉感染。在患病以及大病初愈身體免疫力低下的時候,應避免性交,防止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四)寧神定志,避免情志過激
生理與心理的關系,中醫稱之為形與神,形為神之體,神為形之主,形與神俱則為健康之人。形盛則神旺,形衰則神離,這是在說神志的旺盛有賴于形體的健康。同時,思想意識對身體具有支配統御作用,《靈樞·本臟》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淮南子·詮言訓》曰:「神貴于形也,故神制則形從,形勝則神窮」。《淮南子·原道訓》曰:「以神為主者,形從而利;以形為制者,神從而害」。這說明精神意志對形體除了具有統御作用之外,還會對身體的生理功能產生顯著影響,而且精神因素的作用力屬于更高層面,先使「神制」,才能「形從」,只有「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靈樞·本臟》)所謂「專直」者,寧靜專一,正直無邪之義也。故而思想清凈則身體安寧,七情過度則疾病迭起。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五志及七情是人體對客觀世界各種生理反應,控制得當則不能為病。然而,當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過激,則會發生疾病。《素問·經脈別論》曰:「生病起于過用」。《素問·舉痛論》特別指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更加明確地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
情志致病是男科疾病的一個特點,尤其現代社會,持續的工作生活壓力而造成焦慮抑郁,是導致性功能障礙等多種男科疾病高發的一個重要因素。《慎齋遺書》論述「陽痿」時曰:「少年貧賤之人犯之,多屬于郁」。思欲過度易發陽痿、滑精之病,《素問·痿論》:「思想無窮,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恐則氣下而傷腎,《靈樞·本神》曰:「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長期勞心積慮,憂思太過則損傷心脾,氣血之海虧虛,精室空虛,或見陽痿不舉,或見精少不育。另外怒則肝火過盛而變生諸病,《血證論·淋濁》有論:「前陰屬肝,肝火怒動,莖中不利,甚則割痛,或兼血淋」。這些都是情志過極在男科疾病中的體現。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礙、不育癥、睪丸疼痛、疝氣等男科常見病,往往都會并發心理失常,而精神心理癥狀則會進一步加重軀體癥狀,臟腑陰陽失調更甚,使得病情頑固難解。
因此,調節精神情志對于預防疾病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對不良思想意識要有控制能力、要保持思想的清凈,所謂欲不可縱、傲不可長、樂不可極。另一方面,對不良情緒要善于節制,善于化解調整,才能保持百病不生。《素問·寶命全形論》就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作為患者而言,要避免七情過激,應該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具有廣闊的胸懷和高尚的情操,保持善良平和的品質與心態—這是治心之大法。而作為醫生,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處方用藥治療軀體疾病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善于明辨患者暗藏的「心病」,巧妙使用各種心理治療方法,達到「治病除根」的目的,這樣才能預防并遏止病情的發展變化而防患于未然。
南京出名的男科老中醫-從傳統中醫角度深入解答男科疾病的預防措施
(五)合理飲食
民以食為天,飲食五味是供養身體,維持臟腑功能正常運轉的營養物質,是化生氣血、津液、精神的物質基礎。然而,飲食失宜,又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很多男科疾病與飲食不當有關,尤其現代社會,物質豐富,飲食傷人多起于太過。《素問·痹論》就指出:「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如嗜食肥甘甜美之物,貪涼飲冷,暴飲暴食等均屬于不良的飲食習慣。《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這就是飲食偏嗜對身體造成的多系統損害。「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素問·生氣通天論》)則明確了合理飲食對養生防病的重要性。
《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曾曰:「飲食不節,喜怒不時,虛實不調,則臟腑不和,致腎虛而膀胱熱也」,這說明飲食不慎也是引起很多男科疾病的重要因素。嗜食辛辣炙煿,內熱蘊結,濕熱下注,可見淋濁、子痛、血精、血尿、癃閉不通,熱擾精室,可見遺精早泄;過食肥甘滋膩,脾胃受損,運化無力,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濕濁流注,可見陰囊潮濕瘙癢,或見宗筋廢痿,滑精流濁等;過食生冷寒涼,損傷脾腎陽氣,可出現畏寒肢冷,寒疝腹痛,腰酸冷痛,精冷不育,尿頻清長,性欲冷淡,陽痿不舉,遺精早泄等。
因此說,要預防男科疾病的發生,合理飲食非常重要。《素問·臟氣法時論》曰:「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靈樞·師傳》則云:「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無食一切生物」(《素問·刺法論》)。故飲食當有度,不可過飽,飲食當均衡,不可過偏,飲食當清淡,味不可重,飲食當規律,不可誤時,飲食當清潔,不可粗劣。另外飲食調攝應該遵循三因制宜,即因四季不同氣候和天氣,因不同地理環境,因不同體質和年齡而區別對待,要講求辨證施膳指導,維持身體氣血陰陽平衡,達到預防男科疾病的目的。
(六)勞逸適度
一張一弛乃陰陽之道,張弛有度,勞逸結合是人體思想活動和行為活動的準則,過勞及過逸均不符合這個原則,從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傷。過勞包括三個方面,勞心、勞形、房勞,過逸包括兩個方面,神逸和形逸。勞逸失度的五個方面對男性的健康會造成很大危害。
勞心者,是指心神過勞,思慮紛雜。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苦于追名逐利而勞心過度者比比皆是。元代羅天益《衛生寶鑒·中風門》:「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神貴乎靜,勞心過度,則耗傷心血,日久虧及腎精。尤怡《金匱翼·夢遺精滑》:「動于心者,神搖于上,則精遺于下也」。《景岳全書·雜證謨·陽痿》:「若以憂思太過,抑損心脾,則病及陽明沖脈,而水谷氣血之海必有所虧,氣血虧而陽道斯不振矣」。清代金纓《格言聯璧》:「心不欲雜,雜則神蕩而不收;心不欲勞,勞則神疲而不入」。所以說勞心勞神太過,會損傷五臟氣血陰陽,尤其暗損腎精,男科常見陽痿早泄,遺精便濁,失眠不寐,盜汗虛煩等疾病。
勞形者,是指身體過勞。身體適當的疲勞是有益的,所謂「勞而不倦」就是一個合適的尺度。然而過度勞累則有損健康。《素問·舉痛論》說:「勞則氣耗」,「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勞累過度可以損傷氣血,形疲消瘦,筋骨受累,氣力衰退。另外還可發為膏淋、勞淋、疝氣、筋痿等多種男科疾病。現在有很多人起居無常,以夜繼日,或耽于玩樂,或夜間勞作,完全違背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長期睡眠不足,為身體健康埋下很大隱患,輕者導致乏力疲倦,煩躁易怒,失眠多夢,性功能減退等亞健康狀態,嚴重者會誘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失調,也增加了腫瘤等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病幾率。這些都是勞形過度對身體帶來的危害。
房勞是指性生活不節。或長期手淫無度,意淫于聲色,或縱欲放蕩,墮落腐朽,更有貪戀美色,婚外亂交者。這些不僅僅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也危害了家庭社會,增加性傳播疾病的發生。男科多種疾病的發生多數都與房勞過度或不潔性交有關,如陽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癥、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病等。明代汪綺石《理虛元鑒》:「腎為性命之根」。縱欲過度,腎陰腎精虧虛,氣耗神散,常常出現神疲乏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畏寒肢冷,或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脫發,遺精滑泄,記憶力減退,思維呆滯,焦慮抑郁,嚴重的會喪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等。
過逸包括神逸和形逸,也就是思想精神和四肢形體的過度懶逸。神逸者常不思進取,頹廢懶惰,形逸者常少勞懶動,終日坐臥。《素問·宣明五氣》云:「久臥傷氣,久坐傷肉。」長期缺乏鍛煉,造成形體肥胖,臟腑經絡氣血瘀滯,代謝緩慢,臨床上很容易出現高脂血癥、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尿酸等代謝綜合征的表現。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男性的精子質量反而整體下降,這也和現代人缺乏勞動,過于安逸不無關系。另外,久坐過逸也常常容易造成泌尿生殖系炎性疾病的發生,很多前列腺炎、附睪炎往往都在久坐后加重,活動后則明顯緩解。由于臟腑功能活動降低,全身血管神經功能、內分泌功能及肌肉骨骼系統不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調節,也會進一步影響到男性的性功能而導致勃起功能障礙及早泄等。另外,焦慮抑郁等不良的精神心理疾患也和缺乏鍛煉有密切關系。
因此,要預防男科疾病的發生,保持身心健康,應該要求少欲靜心以養神,適度勞作以養形,戒淫保腎以養精。生活規律,按時起居,不妄勞作,適當鍛煉,戒除手淫,提高修養,杜絕不潔性生活及混亂的性行為方式。能做到這些可以避免很多男科疾病及全身疾病的發生。
南京出名的男科老中醫-從傳統中醫角度深入解答男科疾病的預防措施
(七)防止藥毒和外傷損害
治療其他疾病的很多藥物會引起某些男科疾病,所以在臨床用藥過程中因要有預防意識,合理用藥。比如很多藥物會導致勃起功能障礙,包括利尿劑、β 受體拮抗藥、抗心律失常藥、抗雄激素藥、雌激素類藥、三環類抗抑郁藥、H2受體拮抗藥、5-HT 再攝取抑制劑等。對精子質量造成損害而影響男性生育能力的藥物也很多,包括抗腫瘤藥物、呋喃類、磺胺類藥物、柳氮磺吡啶、秋水仙堿、激素、螺內酯、5-羥色胺、西咪替丁、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抗阿米巴類藥物、尼立達唑、阿司匹林、雷公藤等。因此對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治療前要注意保護患者的生育能力,必要時要凍存精子。另外食用粗制棉籽油也會對生殖功能造成嚴重損害。
由于男科疾病的特殊性,很多患者諱莫如深,未經醫生診斷就在市場上及網絡上自行購買藥物,尤其是補腎壯陽藥物的濫用,會造成病情的進一步加重。醫生在臨床用藥時,也應當詳查病機,辨證施治,不可一味補腎或清利。過用苦寒藥物易損傷脾腎,導致遺精滑泄等病證。現在抗生素的使用非常泛濫,長期的使用會出現多種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過敏反應,使很多虛損性疾病遷延難愈。另外在治療男科疾病時,會經常用到蜈蚣等蟲類藥物和此類的中成藥,這使過敏反應的概率增加;某些男科常用的中藥有一定毒性,如附子、半夏、川楝子、木通、防己、仙茅、蛇床子、苦參、蜈蚣、水蛭等,因此在臨床用藥過程中均應謹慎為宜。
跌打損傷、強力性交會造成陰莖睪丸的損傷,影響到正常的性功能和睪丸生精功能;過度負重,會加重疝氣、精索靜脈曲張的病情;劇烈運動可能誘發睪丸精索扭轉,治療不及時會造成睪丸壞死。泌尿外科及男科常見的手術會造成醫源性損傷,比如前列腺癌根治術會損傷性神經從而引起勃起障礙;輸精管結扎會引起附睪功能的破壞,以及血液中產生抗精子抗體,即使輸精管再次吻合接通后仍可能不育;疝修補術、睪丸固定術、精索靜脈曲張手術會造成輸精管道的瘢痕和梗阻,引起不育;在檢查及治療過程中,各種器械的侵入會造成泌尿道及生殖道的損傷,造成繼發的感染和炎癥,以及造成生殖器官的畸形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相對脆弱而暴露的外生殖器官,免致外傷的損害。性生活要注意方法技巧,不可用力過猛及粗魯莽撞。對于有疝氣、精索靜脈曲張,如有發作傾向及出現相關癥狀者,要早期治療,日常活動要注意防護,避免病情加重和復發。既往有睪丸疾病及發現睪丸位置異常者,要及時檢查,日常活動要避免劇烈運動,扭轉急性發作后應及時就診治療,以防對睪丸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在醫療過程中的檢查、治療及手術要權衡利弊,選擇合理方案,盡量避免醫源性的損傷,盡量保護患者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
(八)戒除不良嗜好,避免不良習慣,注意防護保健
吸煙危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它引起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危害孕婦及兒童健康,煙草已被國家確定為一級致癌物。同樣,對于男科疾病,吸煙百害而無一利,它是勃起功能障礙的危險因素,可以導致男性精子數量的下降和活力不足,還與精索靜脈曲張有密切的關系。因此自覺養成不吸煙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種高尚公共衛生道德的體現。酒,水谷之精,其氣彪悍溫通,行氣活血,祛風殺蟲,被稱作百藥之長。然而,酒性偏味厚,過飲則為害人之物,經常飲酒,損傷脾胃,化濕生痰,或化熱傷陰,或寒化傷陽,是引起男科疾病的一個常見病因,常見的如急慢性前列腺炎、附睪炎、尿道炎、陰囊濕疹等疾病就與飲酒有關。酗酒無度,可以造成精液質量的下降而久難生育以及各種性功能障礙等。因此,飲酒要適度,嗜酒成癮者要設法戒除。毒品的吸食會造成全身各系統的損害,精神失常,這其中當然對性功能、生殖功能造成嚴重危害,必須要嚴格杜絕和戒除。除了戒除不良嗜好之外,日常生活應避免對男性健康有害的不良習慣,如長期熬夜、不潔性接觸、長期穿緊身褲、騎車久行、經常泡洗桑拿浴、不注意外生殖器衛生等。
在工作以及生活環境中有很多影響男性性與生殖功能的不良因素,也應該引起重視,加以預防。① 環境污染如水質、空氣、食品污染、有毒的裝飾材料和油漆涂料、汽車廢氣;② 電、磁、光、輻射(射頻、微波、紅外線、紫外線、超聲、激光、X 射線和 γ 射線);③ 金屬工業危害:如鉛、砷、銅、硼、鎘、汞、鎳、鈷、錳、石墨等;④ 化學制劑:農藥、殺蟲劑、除草劑、氯乙烯、二硫化碳、某些有機溶劑等;⑤ 環境激素:動物快速增肥的飼料、各種塑料器皿、化學稀釋劑、多氯聯苯、雙酚 A、烷基苯酚、鄰苯二甲酸鹽或者雄激素拮抗藥;⑥ 睪丸高溫損傷:包括工作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等如廚師、消防員、鍋爐房、桑拿浴、長途駕駛、穿緊身衣褲等;⑦ 長期噪音環境;⑧ 某些職業如電焊工、油漆工、印刷工等;⑨ 放射線損傷:包括醫源性、職業性 X 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