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性排尿異常
1.尿頻
是指小便次數較正常增多且伴有不適感者。
【臨證思辨】
患者自我感覺排尿次數是否比平時增多是診斷尿頻的關鍵。因為排尿次數的多少與個體平時習慣、飲水量有關,正常人每日 4~6 次,夜間 0~2 次為正常,有些情況下日間在 6~10 次自覺為正常,則應為生理性尿頻,主要看是否伴隨尿急、尿痛及尿液改變等。尿頻常見于泌尿系感染尤其下尿路炎癥,此外,腎臟疾病、結石、神經源性膀胱、尿道綜合征等也可引起尿頻。《諸病源候論·小便病諸候·小便數候》曰:「小便數者,膀胱與腎俱虛,而有客熱乘之故也。腎與膀胱為表里,俱主水,腎氣下通于陰,此二經既虛,致受于客熱,虛則不能制水,故令數。小便熱則水行澀,澀則小便不快,故令數起也?!鼓蝾l與膀胱氣化功能,腎的虛實以及肺、肝、脾和氣機升降密切相關。常見于膀胱濕熱,心火下移,陰虛火旺,脾腎陽虛,氣機郁滯?!秼D人大全良方》縮泉丸為常用基本方,可酌情重用烏藥。濕熱蘊結并脾腎陽虛者,如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時,遣方用藥必須注意虛實夾雜的思辨,避免重用苦寒之品傷陰損陽,使膀胱氣化失司而加重尿頻,合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再據證化裁,必要時可用收澀之品如水陸二仙丹、牡蠣、桑螵蛸、五味子等佐之。
2.尿痛
是指排尿時或排尿前后發生在尿道、小腹或會陰部與排尿有關的疼痛。
【臨證思辨】
《景岳全書·雜證謨·淋濁》曰:「淋之為病,小便痛澀滴瀝」?!夺t學入門·淋》曰:「淋,小便澀痛」。其疼痛主要為炎癥、異物刺激膀胱、尿道黏膜,引起膀胱或尿道的痙攣性收縮及神經反射所致,特點是排尿時加重。尿痛多屬實證,以濕、熱、滯、瘀或多種病邪疊加而成。關注不同病因、疼痛性質,才能正確辨證施治:氣郁、濕熱者脹痛為多,濕重痛重,濕去痛消;瘀滯多為刺痛,且晝輕夜重,如石淋、血淋;虛痛以隱痛、空痛為主;寒凝以冷痛、墜痛為主??蓞⒄胀馨瞬轀ò谆ㄉ呱嗖?、鹿銜草、馬鞭草、魚腥草、敗醬草、燈心草、金錢草、車前草),萆薢分清飲(萆薢、黃柏、石菖蒲、白術、蓮子心、茯苓、丹參、車前子),活絡效靈丹(當歸、丹參、乳香、沒藥)加減用藥。
3.尿急
尿急又稱急尿,是指突然發生的不可控制的急迫排尿現象。
【臨證思辨】
尿急多與尿頻、尿痛同時發生,即膀胱刺激癥狀。最常見于炎癥性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結石、腫瘤、神經源性膀胱。精神性尿急也越來越多,多伴有焦慮、抑郁狀態。中醫屬五淋的氣淋。尿急的發生主要是膀胱、尿道的神經末梢受到較強的刺激,脊髓排尿中樞的興奮性超過了脊髓之上排尿中樞對脊髓中樞的抑制作用所致。常見證型有濕熱下注、肝氣郁結、腎氣不固等。因為尿急屬五淋中的氣淋,臨證兼顧尿頻、尿痛,當辨虛實,邪實者清利而防傷正,正虛者補虛固澀而防留邪。
客觀性排尿異常
1.尿等待
是指不能按照主觀意愿通暢排尿而需要等待一會才能排出。
2.尿流變細
是指自覺排尿尿流較前變細的現象。
3.尿流中斷
是指在排尿時突然非控制的中斷排尿。
4.排尿不盡
是指自覺排尿未盡或排完后仍有余尿排出。
5.尿意不盡
是指自覺有尿或尿意而無尿排出。
【臨證思辨】
尿等待、尿流變細、尿流中斷、排尿不盡、尿意不盡均屬于客觀性排尿異常,是指不能意識控制的排尿困難。常見于前列腺增生、炎癥、尿道狹窄、結石、腫瘤、神經源性膀胱等。主要病機為膀胱、尿道、前列腺的各種炎性或異物刺激,尤其膀胱三角區和后尿道炎癥水腫為多。臨證均屬于排尿不利,既有氣機不利的實證,又有氣虛下陷的虛證,虛實夾雜為多。實證熱證重在清利,虛證寒證重在溫補,虛實夾雜當溫補清利兼施。近年來抑郁、焦慮狀態者增多,往往調暢氣機、疏肝解郁而奏效。
6.排尿困難
是指排尿費力甚至點滴而出者。
7.尿潴留
是指尿在膀胱里滿而不能排出者。
【臨證思辨】
排尿困難、尿潴留屬于癃閉范疇,常發生于前列腺增生、尿道占位、神經源性膀胱等。多為實證,濕、熱、氣、瘀、痰結為臨證思辨主要病機要點,但排尿困難、尿潴留多老年體弱、中虛氣陷,膀胱氣化不利,陰虛者也兼有實邪。濕熱壅盛,氣郁血瘀者屬實,克伐太過,易致正氣虛衰則虛實夾雜。臨證癃閉首先要確定是膀胱無水癥還是尿潴留,應準確測定日尿量并密切關注其進展和轉歸?!镀諠健ば”懔苊亻T》中「倒換散,治無問久新癃閉不通,小腹急痛。大黃、荊芥,上各另為末。每服一二錢,溫水調下,臨時加減。」《本草綱目·草部》中:「癃閉不通,小便急痛,無問新久,荊芥、大黃為末等分,每溫水服三錢。小便不通大黃減半,大便不通荊芥減半,名倒換散?!骨G芥在倒換散中發揮提壺揭蓋之功,大泄壅滯水氣,利大小便。兩藥合用,上宣肺氣,下通三焦,一升一降,氣化得行,小便自利,故上下竅自利?!秱摗?4 條「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刮遘呱?、苓桂術甘湯,重用桂枝效佳臨證實踐之。對老年體弱、不勝風寒之邪外襲,邪傳膀胱,水濕熱邪相搏,不可強用五苓散通利,避免下利不暢而脹加重,即竅愈塞而尿不利,宜桔梗提壺湯主之(桔梗、杏仁、生姜、白豆蔻、砂仁、法半夏、肉桂)。
8.尿閉
是膀胱內無尿可排者。
【臨證思辨】
一般晝夜尿量小于 100ml 者為無尿即尿閉。常見于腎衰竭無尿可泌或腎后膀胱區域梗阻所致。腎前性見于血容量不足、心排出量不足,腎性見于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病變,腎后性則尿路結石、腫瘤、梗阻等。有時排尿困難、尿潴留、尿閉三者互為因果、相互轉換,病勢緩者為癃,急重者為閉。尿閉即「關格」,《證治匯補·癃閉·附關格》曰:「關格者,脈名也……若脈象既關且格,必小便不通?!古R證關格,首先要確定是膀胱無水癥還是尿潴留,應準確測定晝夜尿量并密切關注其進展和轉歸。尿閉多由腎氣不足,濕濁之邪內侵,腎臟脈絡痹阻,氣滯血瘀,腎關開闔無權所致。本虛在脾腎之陽,標實為濕毒之瘀,臨證見于氣虛瘀阻,脾腎陽虛。根據本虛標實的病機,把握溫清并進為則,溫脾腎之陽,清留潴之毒。可五苓散重用桂枝以轉膀胱之氣化。單方衛矛湯,鬼箭羽 30 克,黃酒一杯,煎湯趁熱頓服。
9.尿失禁
是指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動作,而導致尿液遺出者。
【臨證思辨】
《素問·咳論》曰:「膀胱咳狀,咳而遺溺?!怪饕侵笁毫π阅蚴Ы?。尿失禁常見于尿道上裂、骨盆創傷、尿路手術,最常見于神經源性膀胱。充溢性尿失禁主要見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結石、腫瘤等。尿失禁治療起來比較棘手,脾腎氣虛,脾虛氣陷,腎氣不固者居多。老年性尿失禁日久者可參考《景岳全書》鞏堤丸加減:熟地、酒炒菟絲子、炒白術、北五味、酒炒益智仁、酒炒補骨脂、制附子、茯苓、炒韭菜子、山藥為糊。張秉承《成方便讀》釋方曰:「方中熟地、菟絲子、破故紙、韭菜子大補腎臟,然約束腎中之氣又在脾,故以白術、山藥大補脾土;益智仁辛香溫暖獨入脾家,且能于固攝之中,仍寓流動之意,附子助其火;茯苓去其邪水;而以五味子一味,因其關鞏其堤也?!?/p>
10.遺尿
遺尿俗稱「尿床」,是指在睡眠中不自覺地排尿者。
【臨證思辨】
臨床遺尿一般界定于 3 歲以上兒童。原發遺尿多見于癲癇、脊柱裂,繼發性多見于全身性或泌尿系疾病。大部分遺尿無病因可查。古人臨證遺尿多從虛寒論治,且虛實夾雜居多。過去單用縮泉丸不很奏效。溫腎縮泉丸加減效佳:黃芪、五味子、覆盆子、益智仁、烏藥、菟絲子、肉桂、桑螵蛸、麻黃。多夢加茯神、遠志;不易喚醒加石菖蒲、郁金;手足心熱加鱉甲、龜甲。黃芪益氣健脾;五味子補腎養心,收斂固澀,既可起到醒腦作用,又可起到解痙作用;益智仁暖腎溫陽,可助肉桂溫暖下元,又有固澀縮尿之功;烏藥溫腎縮泉,有抗乙酰膽堿的收縮效應,解除平滑肌痙攣,松弛膀胱逼尿肌;麻黃宣通氣機散發津液,調節水道,可促進大腦皮質中樞的覺醒,建立排尿反射而避免遺尿;菟絲子溫腎化氣,固澀益精;桑螵蛸補腎助陽,固澀縮尿;覆盆子固精縮尿,補益肝腎;諸藥共伍,溫煦腎陽,氣化得司,相得益彰。配合針灸、穴位注射也能收到良好療效。